現在的計算機仍然依靠馮-諾依曼的體系結構,但是Modha和他的團隊正設想一種完全不同的設計。他們的新芯片被稱作“神經突觸核心”,Modha說道:“這種微型的神經突觸核心事實上是從馮-諾依曼的體系結構分離出來的,它將處理器、內存和通信整合到一起。你能夠將多個芯片聯合到一起,創造出更大的系統。IBM公司的新程序語言將為這種巨大的神經軸突核心陣列提供繪制軟件的工具。借助這種新語言,程序員能夠創造出一種執行特殊功能的完整軟件模塊。
研究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問題一直是科學界最熱門的研究方向。而另一方面,一些科技行業巨頭也會處于宣傳或是研究目的對這些研究項目施以援手。而今天的主角是科技巨頭IBM和印度計算機科學家Dharmendra Modha。
在這場科學界的馬拉松中,參加者十分眾多,大家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來試圖接近最終的目標。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半導體技術模擬人腦,那么將對人工智能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其實這位印度科學家Dharmendra Modha與IBM早有淵源,早在2006年,Dharmendra Modha就在由IBM建立的實驗室中建立了一個名為Almaden認知計算研究所的組織,并致力于用現代半導體技術再現生物的大腦運作機制。該組織先后成功模擬了各種哺乳動物的大腦,例如貓和猴子等,并向著模擬人類大腦的終極目標前進。
當然,在科學界,試圖模擬人類大腦的可不止這一伙人。早在2012年,ARM架構的主要設計者Steve Furber與南開普敦大學的Andrew Brown就在利用ARM核心模擬大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們的研究手段有些不同,與Dharmendra Modha利用軟件模擬的方式不同那個,Steve Furber與南開普敦大學采用可編程的ARM芯片來模擬神經元(其作用與神經突觸差不多)。而Steve Furber的計劃是使用100萬個ARM處理器來模擬一個由10億神經元所組成的大腦。
當Modha和他的IBM團隊正在為未來的計算機技術打下基礎的時候,其它人正通過不同的方式研究人工智能。多倫多大學教授Geoffrey Hinton帶來的團隊正在創造一種新的算法,嘗試以目前的計算機硬件重現大腦行為。但是IBM公司的團隊研究更加超前,而且Modha聲稱,這種新的芯片能夠與Hinton團隊的研究以及其它任何試圖克隆大腦行為的算法系統進行合作。
艾銻無限是國內領先IT外包公司,專業為企業提供IT運維外包、電腦維護、網絡維護、辦公設備維護、服務器維護、數據備份恢復、門禁監控、網站建設等多項IT外包服務。 服務熱線:400-650-7820 聯系電話:010-62684652 咨詢QQ:2488237107 地址:北京海淀區海淀大街38號銀科大廈 用心服務每一天,為企業的發展提升更高的效率,創造更大的價值,更多的IT外包信息盡在艾銻無限 http://www.richjn.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