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覆蓋 | 無線天線對信號的影響
2020-06-30 13:52 作者:艾銻無限 瀏覽量:
現在我們身邊的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無線設備越來越多,如何獲得更好的WiFi體驗成為我們的關注點。然而面對大戶型或復雜戶型結構的房間,無線信號常常變得不穩定,WiFi
無線覆蓋效果也變得很不理想,“無線死角”則更是大家不愿見到的情況。因此,選擇合適的
無線覆蓋的天線就變得重要起來,但簡單的增加天線數量并不一定能馬上改善
無線覆蓋的信號效果。
決定無線覆蓋范圍的關鍵點有哪些?
既然天線數量并不是影響WiFi
無線覆蓋的關鍵性因素,那么除去環境因素如承重墻、金屬制品、玻璃等外部阻擋,以及同一區域內存在的電磁干擾等情況,單就無線路由器自身架構來說,決定其
無線覆蓋范圍的關鍵點又有哪些呢?首先,在硬件配置層面,不得不提是無線射頻芯片和無線功放。
無線射頻芯片:
作為影響無線路由器的信號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數據傳輸、功耗等關鍵指標的無線射頻芯片,可以說是無線路由器的“心臟”,因此,其性能優劣將直接影響WiFi信號的
無線覆蓋能力。目前在家用級無線方案中,博通BROADCOM、高通的ATHEROS、聯發科MARVELL等都是比較常用的芯片解決方案,它們從CPU到有線交換芯片到無線方案,都能提供不錯的搭配方案,可以保證路由器產品的性能優勢。其他一少部分份額則由比較廉價的瑞昱realtek和雷凌Ralink等占據。
無線功放:
無線路由器在進行無線信號發射時,不僅關系到無線射頻芯片的性能,而且同其電路設計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僅僅依靠一顆高配的無線芯片,路由器同樣無法發揮出色的信號表現。在配有出色的無線主芯片基礎上,如果電路設計中采用獨立外置功放電路(Power Amplifier)和低噪聲功放接收電路(Low Noise Amplifier),就可以使無線路由在進一步提高無線發射性能的同時,降低無線信號的接收噪音干擾,使無線信號收發性能變得更為優異。其次,在天線的技術層面上,影響無線覆蓋范圍的有MIMO(多輸入多輸出)技術和BEAMFORMING(波束賦形)技術。隨著802.11AC標準的快速普及,MIMO的升級版——MU-MIMO(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技術的出現,也快速引發了業內廠商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作為可以將所有Wi-Fi頻段的效能完全發揮出來的MU-MIMO,可以通過與多個無線設備同時通訊的方式來大幅提升信號傳輸。波束賦形技術則可以通過支持該技術的無線路由器和無線終端交換各自的位置相關信息,來確定最佳的信號傳遞路線,提升信號傳輸效果。
總結
綜上,雖然理論上增加天線數量可能會減少
無線覆蓋的盲點,不過對于兩款配置類似的路由器來說,天線的多少并不能構成影響其
無線覆蓋差異的主要因素。而且就像內置天線不弱于外置天線一樣,三天線路由的信號遠不如雙天線路由器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因此,內部電路的設計差異,元器件的質量,無線信號搜索算法的優化,以及新無線技術的引入等等才是真正決定
無線覆蓋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大戶型或復合式房間來說,即使部署一臺1-2千元的最頂級無線路由器,也不一定就獲得了全面穩定的信號覆蓋,所以這時還是選擇無線中繼器設備或電力貓設備來拓展網絡覆蓋才更為穩妥些。
以上內容由北京艾銻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整理